为加强新型城市化建设
大力提升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
满足人们安居的需求
全国各城市
开展了数以万计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加装电梯
就是其中重要的民生工程
对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会为科技发现
各城市在模式上做法不一
财政补贴、共享模式、付费模式等
当然在实际探索过程中
也会遇到不同楼层户主需求
加装电梯后对房子损害
采光、噪音、生活成本等方面分歧
近日,苏州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点上采用了“经营性租赁”模式,那么什么是电梯“经营性租赁”呢?
经营性租赁,又称服务性租赁,它是指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设备及使用权的同时,还提供设备的维修、保养等其他专门的服务,并承担设备过时风险的一种中短期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经济活动。
在“经营性租赁”电梯加装模式下,长期困扰居民的安全使用、后期维保、建设费用一次性支付压力等问题得到了一次性解决。
“经营性租赁”新模式
降低了对后期维保的担忧
家住娄门路130号小区8幢5单元的董老伯表示,“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加装电梯是好事,如果能让我们少操心,安全使用、放心使用就更好了。”
一般加装一台电梯是居民们按比例出资。娄门路130号小区则采用了“租赁式”的模式,也就是说,建设资金及之后的运营费用全部由电梯公司先垫资,居民们按年缴付租金就能使用。“经营性租赁”电梯加装模式缓解了居民加装电梯初期的一次性支付压力。
加装电梯的居民先支付初装费,再一年交一次电梯租金。同时,租金是根据不同楼层进行差异化设定,实现不同楼层住户租金合理化、阶梯化。(以5层住宅为例,在15年租赁期内,2至5层每户年租金分摊比例为10%、20%、30%、40%,如今年按此模式加装电梯,则2至5层每户年租金支付建议方案分别为1700元、3400元、5100元、6800元)。
某电梯公司负责人介绍,享受电梯的居民只要每年按楼层比例支付一定的租赁费用即可,这笔费用包含了15年租赁期内所有的售后服务,像维保费、电梯的配件损坏或更换的费用等,全部含在里面。
“经营性租赁”电梯加装模式降低了老旧小区居民对电梯加装后期维保的担忧。同时,保障了后期维保问题分两方面,一是维保费用的分摊,二是能否持续、稳定、专业的维保。在该模式运行下,15年租赁期内电梯的维保工作及相关费用由电梯品牌方及出租人共同负责,居民不用再为维保的费用、持续性、专业性而担忧。而租赁期满后,居民可选择受让电梯,亦可选择续租。如果居民在租赁期内要将房屋出售,后续租金就由买房者承担。
如果按照常规模式,住在顶楼的董老伯电梯分摊费用最高,一次性要支付4万多元,每年还要承担维保等费用。而采用“租赁式”模式后,董老伯只需付5000元左右的安装费,后续15年每年支付4000多元的电梯租金就能使用电梯了。而承担费用最低的居民,每年的支付费用不到1000元。
老旧小区在加装电梯模式探索的过程中,会为科技认为一定要做到惠民性。作为民生工程,既要满足人们便捷出行的需求,又要契合百姓家庭生活成本支出。作为智慧电梯综合服务提供商,会为科技致力于提供梯联网云平台、电梯维保、电梯媒体及保险等电梯生态服务。现已通过智慧化梯联网云平台,实现电梯智能化监管和管理,成功助力多省市监管机构、物业单位进行智慧电梯项目建设,实现电梯动态化、信息化高效监管,保障安全运行。